顯示包含「福島縣」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福島縣」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1月14日星期一

福島縣以外稻米 首發現銫超標  (這代表放射物擴散嗎?)


福島縣以外稻米 首發現銫超標  (這代表放射物擴散嗎?)


福島縣以外稻米 首發現銫超標      2013/01/10


  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接近兩年,首次驗出在福島以外地區的稻米,放射性物質銫的含量超標。

  日本農林水產省表示,接鄰福島縣的宮城縣栗原市一個農戶,去年秋天收割的稻米,
當中的銫含量比規定的安全標準,高出接近一倍半。宮城縣政府表示,這批稻米是農戶自用,
沒有流出市面,但縣政府已下令暫時禁止栗原市的稻米出售。


~~~~
同類報導
~~~~


日福島以外稻米首次發現銫超標      2013/01/11 13:01

  日本宮城縣一個農戶的大米被驗出放射性物質銫超標超過一倍,
是當局震後開始檢測大米以來,首次在福島縣以外的地區發現銫超標。

  日本311大地震發生接近兩年,引發的次生災害還未結束,當局檢測大米時,
就首次發現福島縣以外的地區有放射性物質銫超標。

  該批大米來自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大約一百五十公里宮城縣栗原市的一名農戶,
去年秋天才收割,被驗出每公斤銫含量高達二百四十貝可
大大超出國家規定的一百貝可上限,縣政府指該些米是農戶種來自己食用的,沒有拿去售賣,
但已下令栗原市政府不要出售當地的稻米。

  福島第一核電站在震和海嘯洩漏輻射,令當地甚至區外的農作物受污染,
亦令日本民眾聞核色變,全國五十座反應堆中,四十八座要停運,等待安全檢查。

  但《讀賣新聞》最新的調查發現,逾半數建有核電站的城鎮同意重啟核電站,
結果與普遍民意相反,反映核電站通常是興建在經濟較差地區,
當地居民亦是主要幫核電站打工,核電不再運作,他們的生計就沒有著落。


同類報導:


~~~~~~~~~~~~~~~~~~~~~~~~~~~~~~~~~~~


  當日本核電站事故繼續未妥善處理,放射物洩漏,
或受放射物污染的食物仍會繼續出現,只是有關當局當作怪事吧!

  相關的文章已經寫過,不想重覆,有興趣的,可按連結細看。


2012年11月10日星期六

日本福島部分大米輻射值嚴重超標


日本福島部分大米輻射值嚴重超標


日本福島部分大米輻射值嚴重超標      2012-11-05
同類報導:
http://big5.chinanews.com:89/gj/2012/11-05/4302149.shtml

  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之後,日本福島縣的農作物在上市前,都要經過嚴格的輻射檢查。近日,福島縣內秋季出產的大米中,被發現輻射嚴重超標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消息,福島核事故之後,國家制定了新的食品輻射值標準為每公斤100貝可勒爾。在這次檢查中,福島縣下轄郡山市和大玉村生產的大米,均有大米被查出放射性銫大大超過了這一標準。

  福島縣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共檢查出7袋核輻射值超標大米。其中6袋來自大玉村,輻射值達到了每公斤280貝可勒爾左右。這已經是今年檢查出的第4批核輻射值超標的大米

  目前這批大米已被隔離保管。福島縣還要求兩地區的大米不要上市流通。


~~~~~~~~~~~~~~~~~~~~~~


這則新聞已發佈了數天,可惜香港報章未有報導,為甚麼?已不想猜測!

本網誌曾發放好些日本輻射超標的食物,最近一次正就是今年(2012年)1025()。當時發現福島縣收割的稻米中,發現放射性銫的含量超過日本政府新頒發的食品安全標準10貝克勒爾,為每公斤110貝克勒爾。


另相差不多日,又有報導指「專家島魚獲四成不宜食」。

核電站依舊洩漏放射物,附近地區定必受到嚴重影響。

相信政府或有關當局的檢測,還是我們應該對明顯的危險及早醒覺。



想參考更多資料,可按以下連結:
4. 

2012年10月25日星期四

日本福島首次發現核污染稻米 放射性銫超標 (福島的核電站的輻射洩漏事件仍未解決,位於該區的農作物一定會含放射性銫)


日本福島首次發現核污染稻米 放射性銫超標   121024

  日本新聞網報道,日本福島縣政府24日發表消息說,對全縣今年新稻米的檢查後發現,須賀川市收割的稻米中,發現放射性銫的含量超過日本政府新頒發的食品安全標準10貝克勒爾,為每公斤110貝克勒爾。

  福島縣政府稱,這是今年第一次發現超標的污染稻米,已經禁止其銷售流通。

  受福島核事故影響,日本政府今年4月緊急設定了食品中放射性核素銫含量的暫定標準,為每公斤100貝克勒爾,這一標準較去年更為嚴格。


~~~~~~~~~~~~~~~~~~~~~~~


  如果福島的核電站的輻射洩漏事件仍未解決,根本位於福島全縣今年新稻米一定會出現含放射性銫的農作物。

































  比較一下日本土壤中輻射物銫137分布圖,再看以下的報導,你自會得到實用的資料,別被有關當局的處理手法欺騙。

(節錄)
東京核輻射爆燈   20111116()

  日本政府一再強調福島核災難已受控,日本、美國及挪威科學家周一卻發表聯合調查報告,顯示日本各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放射物銫137污染,尤以東部及東北部地區最嚴重,西部亦不能幸免。福島周邊地區超標三倍,東京則是輻射量最高的旅遊城市。銫137半衰期長逾三十年,被土地吸收後難以去除,遺禍未來兩、三個世代。報告顯示日本部分農地已不適宜種植,日本輸入本港的農產品亦可能出現受污染的漏網之魚。

……

美日挪威繪製輻射地圖

  日本、美國及挪威科學家以電腦模擬銫137沉澱於土壤的情況,製作日本全國受輻射影響的最新地圖,推測由(2011年)三月二十日四月十九日期間,每日的銫137沉澱量,藉此推算出各地土壤累積的銫輻射量。結果發現,福島縣的東部,即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在地,土壤累積銫137含量達每公斤一萬至二萬五千貝可,超出安全標準三倍以上,科學家指出,食物生產已受到嚴重損害;福島周邊的茨城、櫪木等七個縣的農產亦受到損害。

2012年10月19日星期五

國際紅十字會報告稱日本強迫民眾移居高輻射地區

國際紅十字會報告稱日本強迫民眾移居高輻射地區   20121018(香港報章未見報導!)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日前,國際紅十字會在報告中指出,日本政府強迫福島災民移居到輻射更高地區,存在「人道主義危機」。

  1016日,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發佈2011年度「世界災害報告」,報告中稱日本存在「人道主義危機」。

  該報告的「強制性移居和移動」一章中指出,在20113月的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後,日本政府「強迫居民移居」的行為,屬於「人道主義危機」。

  此外,該報告還摘錄了福島核事故災民的心聲和醫生的憂慮,「按照政府的指示避難,但結果是被帶到了放射線濃度更高的地方」,「雖然福島核事故的放射量比(烏克蘭)切爾諾貝利(切爾諾貝爾)核事故低了很多,但是目前還不清楚究竟會造成怎樣的長期性影響」。

  報告中還指出,有很多的日本父母都不敢讓孩子在室外玩,雖然日本紅十字組織為此建造了室內遊樂場,但依舊不足以解決問題。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副秘書長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一般來說,政府都不會去強調核事故的潛在危害,希望政府能夠增強信息的透明度,福島(核事故)還沒有結束」


~~~~~~~~~~~~~~~~~~~~~~~~~~~~


這則新聞暫未於香港的主流報章出現。其背後目的,不想猜測。

文中提到日本災民按照政府的指示避難,但結果是被帶到了放射線濃度更高的地方;政府公佈輻射洩漏情況比切爾諾貝利(切爾諾貝爾)核事故低了很多,但是卻又不清楚究竟會造成怎樣的長期性影響。

那麼日本政府在想甚麼?她在想怎樣做?

要猜測當權者的決定,實在困難。倒不如看看最準確描述日本政府的句子:「一般來說,政府都不會去強調核事故的潛在危害,希望政府能夠增強信息的透明度,福島(核事故)還沒有結束。」

不強調潛在的危害,可能可以減低民眾的不安情緒,更可能政客們為了掩飾福島核災真相及擔心體制崩潰,致日本政府作這樣的決定。




日本福島慘況

 
播放日期:2011911



日本輻射影響的回顧與前瞻

 
影片播放日期:12722




有興趣的,試看回近數個月的於這blog裏曾張貼的文章:

1. 厄尼根德森(Arnie Gundersen):東京泥土應該視為核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