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福島第一核電站」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福島第一核電站」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3月11日星期一

日本福島核電站含放射物廢水,擬3月底排放到太平洋!


日本福島核電站含放射物廢水,擬3月底排放到太平洋!

核廢水擬排太平洋      20130310


上圖:福島第一核電站人員近日在站內量度輻射水平,顯示目前仍然甚高。(美聯社圖片)


  福島核災這場塌天大禍僅發生了兩年,
對日本以至整個太平洋周邊國家的遺禍仍未完結。
估計日本當局要花長達四十年清理核災場,
目前最引起關注的是,東電無法處理災場大量積蓄的核廢水,
竟打算由本月底起排放到太平洋,此舉勢造成新的海洋災難。

核電廠積存接近飽和

  日本媒體報道,東電代表月初與核電監督部門在東京開會時,
要求各方對排放核廢水的計劃給予理解。救援人員清理核災場需耗用
大量海水為反應堆降溫,福島核電站現時已積蓄了三十六萬立方米
核廢水,再注入二十四萬立方米就告飽和。目前核電站每天仍增
四百立方米核廢水,很快就會達到極限,屆時會倒灌入太平洋。

禍害環境 威脅人類

  東電聲稱排放的核廢水會經過淨化處理,去除水中的放射性物質。
不過,此舉引起環保團體警惕。福島的漁業協會亦堅決反對,指出所謂的淨化處理,
不可能完全去除水中的放射物。日本的核專家亦警告,這些核廢水即使長
期存放在核電站周邊,亦可能滲透入地下水,流入海洋,長期威脅環境和人類健康


~~~~~~~~~~~~~~~~~~~~~~~~~~~~~~~~~


  日本11年的311大地震後引發的海嘯,摧毀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內的發電設施。
這場驚天大禍僅發生至今已兩年,東電以無法處理災場大量積蓄的核廢水為由,
竟打算由本月底(133月底)起將經「淨化處理後」的核廢水排放到太平洋。

  報導內提到福島核電站現時已積蓄了36萬立方米核廢水,再注入24萬立方米便告飽和。
目前核電站每天仍增加4百立方米核廢水,粗略計算下,約有600天便告飽和

  以現時日本有關當局重建災區的進度,仍是一團糟
可以推測,如果完全相信有關當局能有效淨化核廢水,
並且能完全去除水中的放射物,等於相信一個大話。

  事實上,該批大量的核廢水遲早定要排放,只是時間問題,但惡果卻要全球人類一同承擔。


有興趣的話,試按以下連結:

2013年1月14日星期一

福島縣以外稻米 首發現銫超標  (這代表放射物擴散嗎?)


福島縣以外稻米 首發現銫超標  (這代表放射物擴散嗎?)


福島縣以外稻米 首發現銫超標      2013/01/10


  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接近兩年,首次驗出在福島以外地區的稻米,放射性物質銫的含量超標。

  日本農林水產省表示,接鄰福島縣的宮城縣栗原市一個農戶,去年秋天收割的稻米,
當中的銫含量比規定的安全標準,高出接近一倍半。宮城縣政府表示,這批稻米是農戶自用,
沒有流出市面,但縣政府已下令暫時禁止栗原市的稻米出售。


~~~~
同類報導
~~~~


日福島以外稻米首次發現銫超標      2013/01/11 13:01

  日本宮城縣一個農戶的大米被驗出放射性物質銫超標超過一倍,
是當局震後開始檢測大米以來,首次在福島縣以外的地區發現銫超標。

  日本311大地震發生接近兩年,引發的次生災害還未結束,當局檢測大米時,
就首次發現福島縣以外的地區有放射性物質銫超標。

  該批大米來自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大約一百五十公里宮城縣栗原市的一名農戶,
去年秋天才收割,被驗出每公斤銫含量高達二百四十貝可
大大超出國家規定的一百貝可上限,縣政府指該些米是農戶種來自己食用的,沒有拿去售賣,
但已下令栗原市政府不要出售當地的稻米。

  福島第一核電站在震和海嘯洩漏輻射,令當地甚至區外的農作物受污染,
亦令日本民眾聞核色變,全國五十座反應堆中,四十八座要停運,等待安全檢查。

  但《讀賣新聞》最新的調查發現,逾半數建有核電站的城鎮同意重啟核電站,
結果與普遍民意相反,反映核電站通常是興建在經濟較差地區,
當地居民亦是主要幫核電站打工,核電不再運作,他們的生計就沒有著落。


同類報導:


~~~~~~~~~~~~~~~~~~~~~~~~~~~~~~~~~~~


  當日本核電站事故繼續未妥善處理,放射物洩漏,
或受放射物污染的食物仍會繼續出現,只是有關當局當作怪事吧!

  相關的文章已經寫過,不想重覆,有興趣的,可按連結細看。


2012年11月10日星期六

日本福島部分大米輻射值嚴重超標


日本福島部分大米輻射值嚴重超標


日本福島部分大米輻射值嚴重超標      2012-11-05
同類報導:
http://big5.chinanews.com:89/gj/2012/11-05/4302149.shtml

  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之後,日本福島縣的農作物在上市前,都要經過嚴格的輻射檢查。近日,福島縣內秋季出產的大米中,被發現輻射嚴重超標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消息,福島核事故之後,國家制定了新的食品輻射值標準為每公斤100貝可勒爾。在這次檢查中,福島縣下轄郡山市和大玉村生產的大米,均有大米被查出放射性銫大大超過了這一標準。

  福島縣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共檢查出7袋核輻射值超標大米。其中6袋來自大玉村,輻射值達到了每公斤280貝可勒爾左右。這已經是今年檢查出的第4批核輻射值超標的大米

  目前這批大米已被隔離保管。福島縣還要求兩地區的大米不要上市流通。


~~~~~~~~~~~~~~~~~~~~~~


這則新聞已發佈了數天,可惜香港報章未有報導,為甚麼?已不想猜測!

本網誌曾發放好些日本輻射超標的食物,最近一次正就是今年(2012年)1025()。當時發現福島縣收割的稻米中,發現放射性銫的含量超過日本政府新頒發的食品安全標準10貝克勒爾,為每公斤110貝克勒爾。


另相差不多日,又有報導指「專家島魚獲四成不宜食」。

核電站依舊洩漏放射物,附近地區定必受到嚴重影響。

相信政府或有關當局的檢測,還是我們應該對明顯的危險及早醒覺。



想參考更多資料,可按以下連結:
4. 

2012年11月3日星期六

日本震後重建資金(19兆日元)被大量挪用於與重建毫不相干的項目

 當有任何意外或急病發生時,如果懂急救,即時按醫學護理的原則,利用現場適用的物資,適當地處理傷病者,然後把他從速送院,是搶救生命的表現。

  如果不即時處理,或事後欠缺適當的護理,結果當然是很難康復。

  曾留意本網誌的文章的,都會發現日本大地震後,有關當局並非以積極的行動、方法來處理被海嘯破壞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使整個亞太區瀰蔓着放射物污染問題(輻射污染)。每隔不久,傳媒定會發現含過量放射物的(輻射)食品、用品、動植物等。



左圖
上:為去年311地震後,重災區宮城縣氣仙沼市12日的鳥瞰照片

下:為今年(12年)3月9日氣仙沼市的面貌。(美聯社)






  是救災不力?放射物污染範圍太廣,難以處理?

  或者當你看到以下的新聞,揭示日本政府拿着19兆日元(約1.9兆港元)的震後重建預算,竟有大約四分之一的資金用於與重建毫不相干的項目。你便會明白為何災後處理至目前為止仍是一團糟!

報章引用的例子:
1. 偏遠的沖繩島上的道路建設
2. 北海道和埼玉兩地的囚犯職業培訓
3. 給日本中部一家隱形眼鏡工廠的補貼
4. 東京政府辦公室的裝修
5. 飛機和戰鬥機飛行員培訓
6. 稀土礦的研究和生產
7. 一個半導體研究項目
8. 捕鯨業也獲得了22.8億日元資金,表面上是用於研究
9. 捕鯨業租監視船,以監視反捕鯨團體的示威活動(事實上,石卷的鯨魚肉加工區已被海嘯摧毀殆盡)
10. 地方政府用來買消防車
11. 宣傳東京晴空塔
12. 司法部要求被用於一場讓消除公眾對大災風險的疑慮的宣傳運動

  這19兆日圓當中,有10.5兆日圓是靠增稅而來,救災的錢居然沒有用在刀口上,使繳稅的國民怨聲載道。
  另一個重點要留意的,是香港報章未有特別報導,你覺得正常嗎?


~~~~~~~~~~~~~~~~~~~~~~~~~~


日本震後重建資金被大量挪用
(國內視頻
 




日本震後重建資金被大量挪用      2012-10-31

同類報導:

  據美聯社報導,日本政府上週發佈的一份審計報告顯示,該國19萬億日元(約港幣1.9兆元)的震後重建預算中有大約四分之一的資金被用於與重建毫不相干的項目,包括給一家隱形眼鏡工廠的補貼,以及捕鯨研究。

  這一審計報告支持了日本民眾對重建努力的不足和拖延的抱怨。由於相關機構的優柔寡斷和官僚作風,超過一半的預算資金尚待分配,從災害區疏散的近34萬居民至今仍然不知道自己何時和怎樣才能重新安家

  很多與重建無關的項目被納入預算的理由是,它們可能為日本的經濟復甦做出貢獻,日本政府現在已承認這一策略是個錯誤。

  從重建預算中受益的非相關項目包括:偏遠的沖繩島上的道路建設;北海道和埼玉兩地的囚犯職業培訓;給日本中部一家隱形眼鏡工廠的補貼;東京政府辦公室的裝修;飛機和戰鬥機飛行員培訓;稀土礦的研究和生產;一個半導體研究項目;甚至捕鯨業也獲得了22.8億日元資金,表面上是用於研究。

  此外,有大約3000萬日元被用於宣傳東京晴空塔,另有28億日元應司法部要求被用於一場讓消除公眾對大災風險的疑慮的宣傳運動。

  在去年的大地震和海嘯之後,日本政府已承諾在未來10年投入23萬億日元用於重建,其中19萬億日元(約港幣1.9兆元)將在5年內投入。但政府審計報告顯示,迄今為止,還有超過一半的重建預算尚未投入。


~~~~
同類報導
~~~~


311重建款 遭非災區濫用   2012-11-01

  三一一東日本大震災後,日本政府在二○一一年度編列了高達十九兆日圓(近新台幣七兆元,約港幣1.9兆元)的「震災復興預算」,原本應拿來協助災區重建,但最近發現部分經費用到與災區無關的地方。例如農林水產省用來補助捕鯨調查,法務省用來補助少年監獄職訓,國土交通省用來整修沖繩縣的公路,還有地方政府用來買消防車。

  東北災區重建至今問題重重,災區申請重建經費要經過嚴格的審核,相反的,有些與災區無關的機構卻毫不猶豫地揮霍重建預算,對照之下十分諷刺。

  眾議院決算行政監視委員會委員長、自民黨籍議員新藤義孝指出,農水省申請廿三億日圓重建經費,有十八億日圓用來補助調查捕鯨研究所,五億日圓用來租監視船,以監視反捕鯨團體的示威活動。

  此事被踢爆後,農水省辯稱,鯨魚肉加工是宮城縣石卷市之主要產業,若調查捕鯨受阻,就無法供給鯨魚肉。但事實上,石卷的鯨魚肉加工區已被海嘯摧毀殆盡。

  再者,法務省拿三千萬日圓的重建預算買小型油壓鏟,及補助北海道和埼玉的少年監獄職訓經費。法務省解釋說,希望受刑人學得一技之長,出獄後說不定可到災區工作。國交省則將六千萬日圓提供沖繩縣整建公路,國交省指出,這是為因應今後的防災所需。

  日本政府去年制定復興基本法,其內容是除了災區重建之外,也可用在讓日本恢復活力,因此各省廳巧立各種名目申請預算。然而十九兆日圓當中,有十兆五千億日圓是靠增稅而來,救災的錢居然沒有用在刀口上,使繳稅的國民怨聲載道。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則在國會上強調,一定致力將不相關的經費從重建預算中刪除。

2012年10月26日星期五

日本埼玉縣野生鹿體內檢出超標8倍放射銫 (遠離核電站200km外,動物體內測出含放射物,可怕!)

日本埼玉縣野生鹿體內檢出超標8倍放射銫      121024












埼玉縣位置圖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1024日報道,在與東京都相鄰的埼玉縣內,相關部門從野生日本鹿體內檢出超出日本國家安全標准8倍以上的高濃度放射性銫(Cesium)。目前尚無法判斷這是否和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洩漏事故有關。

  埼玉縣相關部門介紹說,他們對一只在埼玉縣秩父市浦山山林捕獲的日本鹿進行肉類安全檢測時發現,每公斤鹿肉含放射性銫820貝克勒爾,超過日本國家規定的安全標准值8倍以上。

  為此,埼玉縣要求業界人員不要通過當地獵人收購、販賣鹿肉,同時呼籲民眾不要食用在縣內捕獲到的野生鹿肉。

  據悉,埼玉縣內2011年共捕獲日本鹿1500只左右,從鹿肉檢出超標放射性銫尚屬首次。


~~~~~~~~~~~~~~~~~~~~~~~


埼玉縣位於東京的附近,而它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多遠?從標題下的圖片可看到大約是200 - 250km(東京距核電站約250km)。


























-137為金屬銫的同位素之一,是核彈、核武器試驗和核反應堆內核裂變的副產品之一,會釋放伽瑪射線。再綜合過去有關輻射新聞,「放射性銫」本是不屬於自然界出現的。

鹿本是草食性動物,極有可能是牠進食含有放射性銫的草後,放射物於牠體內累積,使鹿肉含放射性銫。

再看看由日本、美國及挪威科學家以電腦模擬銫-137沉澱於土壤的情況,製作日本全國受輻射影響的最新地圖,推測由三月二十日四月十九日期間,每日的銫137沉澱量,藉此推算出各地土壤累積的銫輻射量。


































上圖:日本土壤中輻射物銫137分布圖(2011年11月16日(三)
來源:http://the-sun.on.cc/cnt/china_world/20111116/00423_001.html

從圖中的數據分析,看來東京也會受到放射物污染

但日本官方卻斷言「無法判斷這是否和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洩漏事故有關」。未知有關當局是否欠缺對放射物的認識、或者是想將事件淡化。

那麼日本官方曾否有「淡化輻射事件」的案例?

有!當發生核事故後,美國能源部曾出動駐日美軍2架搭載有放射能測定儀器的偵察機,於317號到19號期間對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45公里範圍進行了飛行測定,並根據結果繪製出一份詳細的核污染地圖。該地圖不僅顯示出了核電站附近地區的輻射量,而且還顯示出污染重點區域和核灰塵漂浮方向。

日本有關局得知這重要的資訊時,有否對外公佈?從而讓市民得知當適當的避難路徑?

結果是日本政府在得到美政府提供的這張地圖後,並沒有立刻對外公佈並採取相應措施,並使大部分難民選擇了核污染最為嚴重的浪江町和飯館村等西北地區進行避難。


試看該則新聞:

日涉隱瞞核污染擴散地圖      20120619()

  日本《朝日新聞》披露,去年(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引發核洩漏事故後,美國政府曾繪製了一幅詳細的「核污染擴散地圖」,但日本政府卻涉刻意隱瞞這幅地圖,令大部分災民選擇了核污染最嚴重的地區避難。

令市民沿飄散方向逃離

  報道指福島核災去年爆發後,美國能源部曾於三月十七至十九日使用兩架搭載放射能測定儀(SPEEDI)的駐日美軍偵察機,檢測福島第一核電站方圓四十五公里範圍。繪出的核污染地圖顯示了核電站附近地區輻射量、重點污染區域和核塵埃漂浮方向。但日本政府得到地圖後沒對外發布,令不少市民沿 核麈埃飄散方向逃離。

  另外,日本政府上周六決定重啟關西電力設於福井縣的大飯核電站三、四號機組,最快下月一日啟動,四日開始發電。二千多人前日在福井市中心中央公園舉行集會,反對重啟核電站。


日本政府被指隱瞞的核污染擴散地圖。


其他相關報導:
1. 日本政府被指曾故意隱瞞大地震後核污染擴散圖      20120619



再看由香港電台製作的《鏗鏘集:福島災後一年》你或會對福島的災民有更深體會。
RTHK鏗鏘集:福島災後一年 2012-3-4

2012年10月19日星期五

國際紅十字會報告稱日本強迫民眾移居高輻射地區

國際紅十字會報告稱日本強迫民眾移居高輻射地區   20121018(香港報章未見報導!)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日前,國際紅十字會在報告中指出,日本政府強迫福島災民移居到輻射更高地區,存在「人道主義危機」。

  1016日,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發佈2011年度「世界災害報告」,報告中稱日本存在「人道主義危機」。

  該報告的「強制性移居和移動」一章中指出,在20113月的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後,日本政府「強迫居民移居」的行為,屬於「人道主義危機」。

  此外,該報告還摘錄了福島核事故災民的心聲和醫生的憂慮,「按照政府的指示避難,但結果是被帶到了放射線濃度更高的地方」,「雖然福島核事故的放射量比(烏克蘭)切爾諾貝利(切爾諾貝爾)核事故低了很多,但是目前還不清楚究竟會造成怎樣的長期性影響」。

  報告中還指出,有很多的日本父母都不敢讓孩子在室外玩,雖然日本紅十字組織為此建造了室內遊樂場,但依舊不足以解決問題。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副秘書長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一般來說,政府都不會去強調核事故的潛在危害,希望政府能夠增強信息的透明度,福島(核事故)還沒有結束」


~~~~~~~~~~~~~~~~~~~~~~~~~~~~


這則新聞暫未於香港的主流報章出現。其背後目的,不想猜測。

文中提到日本災民按照政府的指示避難,但結果是被帶到了放射線濃度更高的地方;政府公佈輻射洩漏情況比切爾諾貝利(切爾諾貝爾)核事故低了很多,但是卻又不清楚究竟會造成怎樣的長期性影響。

那麼日本政府在想甚麼?她在想怎樣做?

要猜測當權者的決定,實在困難。倒不如看看最準確描述日本政府的句子:「一般來說,政府都不會去強調核事故的潛在危害,希望政府能夠增強信息的透明度,福島(核事故)還沒有結束。」

不強調潛在的危害,可能可以減低民眾的不安情緒,更可能政客們為了掩飾福島核災真相及擔心體制崩潰,致日本政府作這樣的決定。




日本福島慘況

 
播放日期:2011911



日本輻射影響的回顧與前瞻

 
影片播放日期:12722




有興趣的,試看回近數個月的於這blog裏曾張貼的文章:

1. 厄尼根德森(Arnie Gundersen):東京泥土應該視為核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