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福島」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福島」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3月11日星期一

日本福島核電站含放射物廢水,擬3月底排放到太平洋!


日本福島核電站含放射物廢水,擬3月底排放到太平洋!

核廢水擬排太平洋      20130310


上圖:福島第一核電站人員近日在站內量度輻射水平,顯示目前仍然甚高。(美聯社圖片)


  福島核災這場塌天大禍僅發生了兩年,
對日本以至整個太平洋周邊國家的遺禍仍未完結。
估計日本當局要花長達四十年清理核災場,
目前最引起關注的是,東電無法處理災場大量積蓄的核廢水,
竟打算由本月底起排放到太平洋,此舉勢造成新的海洋災難。

核電廠積存接近飽和

  日本媒體報道,東電代表月初與核電監督部門在東京開會時,
要求各方對排放核廢水的計劃給予理解。救援人員清理核災場需耗用
大量海水為反應堆降溫,福島核電站現時已積蓄了三十六萬立方米
核廢水,再注入二十四萬立方米就告飽和。目前核電站每天仍增
四百立方米核廢水,很快就會達到極限,屆時會倒灌入太平洋。

禍害環境 威脅人類

  東電聲稱排放的核廢水會經過淨化處理,去除水中的放射性物質。
不過,此舉引起環保團體警惕。福島的漁業協會亦堅決反對,指出所謂的淨化處理,
不可能完全去除水中的放射物。日本的核專家亦警告,這些核廢水即使長
期存放在核電站周邊,亦可能滲透入地下水,流入海洋,長期威脅環境和人類健康


~~~~~~~~~~~~~~~~~~~~~~~~~~~~~~~~~


  日本11年的311大地震後引發的海嘯,摧毀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內的發電設施。
這場驚天大禍僅發生至今已兩年,東電以無法處理災場大量積蓄的核廢水為由,
竟打算由本月底(133月底)起將經「淨化處理後」的核廢水排放到太平洋。

  報導內提到福島核電站現時已積蓄了36萬立方米核廢水,再注入24萬立方米便告飽和。
目前核電站每天仍增加4百立方米核廢水,粗略計算下,約有600天便告飽和

  以現時日本有關當局重建災區的進度,仍是一團糟
可以推測,如果完全相信有關當局能有效淨化核廢水,
並且能完全去除水中的放射物,等於相信一個大話。

  事實上,該批大量的核廢水遲早定要排放,只是時間問題,但惡果卻要全球人類一同承擔。


有興趣的話,試按以下連結:

2013年1月14日星期一

福島縣以外稻米 首發現銫超標  (這代表放射物擴散嗎?)


福島縣以外稻米 首發現銫超標  (這代表放射物擴散嗎?)


福島縣以外稻米 首發現銫超標      2013/01/10


  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接近兩年,首次驗出在福島以外地區的稻米,放射性物質銫的含量超標。

  日本農林水產省表示,接鄰福島縣的宮城縣栗原市一個農戶,去年秋天收割的稻米,
當中的銫含量比規定的安全標準,高出接近一倍半。宮城縣政府表示,這批稻米是農戶自用,
沒有流出市面,但縣政府已下令暫時禁止栗原市的稻米出售。


~~~~
同類報導
~~~~


日福島以外稻米首次發現銫超標      2013/01/11 13:01

  日本宮城縣一個農戶的大米被驗出放射性物質銫超標超過一倍,
是當局震後開始檢測大米以來,首次在福島縣以外的地區發現銫超標。

  日本311大地震發生接近兩年,引發的次生災害還未結束,當局檢測大米時,
就首次發現福島縣以外的地區有放射性物質銫超標。

  該批大米來自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大約一百五十公里宮城縣栗原市的一名農戶,
去年秋天才收割,被驗出每公斤銫含量高達二百四十貝可
大大超出國家規定的一百貝可上限,縣政府指該些米是農戶種來自己食用的,沒有拿去售賣,
但已下令栗原市政府不要出售當地的稻米。

  福島第一核電站在震和海嘯洩漏輻射,令當地甚至區外的農作物受污染,
亦令日本民眾聞核色變,全國五十座反應堆中,四十八座要停運,等待安全檢查。

  但《讀賣新聞》最新的調查發現,逾半數建有核電站的城鎮同意重啟核電站,
結果與普遍民意相反,反映核電站通常是興建在經濟較差地區,
當地居民亦是主要幫核電站打工,核電不再運作,他們的生計就沒有著落。


同類報導:


~~~~~~~~~~~~~~~~~~~~~~~~~~~~~~~~~~~


  當日本核電站事故繼續未妥善處理,放射物洩漏,
或受放射物污染的食物仍會繼續出現,只是有關當局當作怪事吧!

  相關的文章已經寫過,不想重覆,有興趣的,可按連結細看。


2012年11月21日星期三

綠色和平上月到福島視察輻射狀況 輻射濃度仍高於正常人法定限制


綠色和平上月到福島視察輻射狀況 輻射濃度仍高於正常人法定限制


港輻射洩漏應急措施存「甩漏」   20121120()

  核電安全引發全球關注,綠色和平上月到日本福島視察核災後的輻射狀況,
比較下發現本港現行的輻射洩漏緊急應變措施有「甩漏」,
不但只評估事故後首七日的輻射水平,忽略輻射累積的影響,
更欠缺清除環境輻射污染的準備,任由輻射物隨處飄散。
保安局否認應變計劃只適用於首七天,指會按事故發展而採取適當的應變,
又指即使輻射洩漏,因輻射物質途中會不斷被稀釋,對本港環境的影響非常輕微。

以為首7天「唔超標」就無事

  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古偉牧指,上月前赴福島核電廠西北面
五十公里距離的飯館村視察,發現該處最近才作有限度開放,
不許進入者「過夜」。飯館村於去年三月核事故後首七日未有公布輻射濃度,
首兩周最初僅錄得一點四毫希的輻射,至月底最高達六點六毫希,
四月底已累積至十九毫希;由於預示到濃度會繼續上升,
當時日本政府即按國際指引疏散全區居民。

  比較香港的應變措施,大亞灣核電廠與市中心相距約五十公里
與飯館村情況相若;港府預測一旦洩漏輻射,首七日首當其衝將是東平洲,
預計輻射濃度將達十二至十三毫希,而大部分地區包括元朗、大埔等約達五至十毫希,
因此未達國際要求撤離的水平。但古批評,當局是「捉字蝨」,
以為首七天「唔超標」就「無事」,卻忽略了輻射累積的問題,
「就好似飯館村咁,輻射會殘留土地,濃度會愈來愈高!」

  他又表示,飯館村現時仍在積極進行輻射清洗,包括修剪已染有輻射的樹葉。
他於考察期間曾量度該處約一百個點的輻射濃度,全部至今仍高於正常人法定限制,
即每年一毫希,亦有逾半地點的水平高於核電廠工人每年二十毫希的限制
可見清理工作艱巨,但港府的應變措施只提及安排醫護人員跟進受輻射污染的傷者,
從未有處理環境污染的工作。


~~~~~~~~~~~~~~~~~~~



這則新聞的重點,正是指出香港的保安局低估大亞灣核電廠出現核事故後的輻射濃度。

而綠色和平曾到日本離福島核電站西北面約五十公里的飯館村考察,
發現即使離核電站50km,經一段時間的累積後,輻射濃度可以愈來愈高,
而且輻射會殘留土地,使該地區不適合耕作或居住。

這卻讓我留意即使離核事故現場50km以外,也可以出現輻射累積的現象。


現在的日本安全嗎?陶醉在政府的宣傳,可信嗎?




上圖:大亞灣核電站離中環約有50km 








上圖:大亞灣核電站離大埔區約有40km 



上圖:大亞灣核電站離元朗區約有60km

2012年11月10日星期六

日本福島部分大米輻射值嚴重超標


日本福島部分大米輻射值嚴重超標


日本福島部分大米輻射值嚴重超標      2012-11-05
同類報導:
http://big5.chinanews.com:89/gj/2012/11-05/4302149.shtml

  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之後,日本福島縣的農作物在上市前,都要經過嚴格的輻射檢查。近日,福島縣內秋季出產的大米中,被發現輻射嚴重超標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消息,福島核事故之後,國家制定了新的食品輻射值標準為每公斤100貝可勒爾。在這次檢查中,福島縣下轄郡山市和大玉村生產的大米,均有大米被查出放射性銫大大超過了這一標準。

  福島縣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共檢查出7袋核輻射值超標大米。其中6袋來自大玉村,輻射值達到了每公斤280貝可勒爾左右。這已經是今年檢查出的第4批核輻射值超標的大米

  目前這批大米已被隔離保管。福島縣還要求兩地區的大米不要上市流通。


~~~~~~~~~~~~~~~~~~~~~~


這則新聞已發佈了數天,可惜香港報章未有報導,為甚麼?已不想猜測!

本網誌曾發放好些日本輻射超標的食物,最近一次正就是今年(2012年)1025()。當時發現福島縣收割的稻米中,發現放射性銫的含量超過日本政府新頒發的食品安全標準10貝克勒爾,為每公斤110貝克勒爾。


另相差不多日,又有報導指「專家島魚獲四成不宜食」。

核電站依舊洩漏放射物,附近地區定必受到嚴重影響。

相信政府或有關當局的檢測,還是我們應該對明顯的危險及早醒覺。



想參考更多資料,可按以下連結:
4. 

2012年11月3日星期六

日本震後重建資金(19兆日元)被大量挪用於與重建毫不相干的項目

 當有任何意外或急病發生時,如果懂急救,即時按醫學護理的原則,利用現場適用的物資,適當地處理傷病者,然後把他從速送院,是搶救生命的表現。

  如果不即時處理,或事後欠缺適當的護理,結果當然是很難康復。

  曾留意本網誌的文章的,都會發現日本大地震後,有關當局並非以積極的行動、方法來處理被海嘯破壞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使整個亞太區瀰蔓着放射物污染問題(輻射污染)。每隔不久,傳媒定會發現含過量放射物的(輻射)食品、用品、動植物等。



左圖
上:為去年311地震後,重災區宮城縣氣仙沼市12日的鳥瞰照片

下:為今年(12年)3月9日氣仙沼市的面貌。(美聯社)






  是救災不力?放射物污染範圍太廣,難以處理?

  或者當你看到以下的新聞,揭示日本政府拿着19兆日元(約1.9兆港元)的震後重建預算,竟有大約四分之一的資金用於與重建毫不相干的項目。你便會明白為何災後處理至目前為止仍是一團糟!

報章引用的例子:
1. 偏遠的沖繩島上的道路建設
2. 北海道和埼玉兩地的囚犯職業培訓
3. 給日本中部一家隱形眼鏡工廠的補貼
4. 東京政府辦公室的裝修
5. 飛機和戰鬥機飛行員培訓
6. 稀土礦的研究和生產
7. 一個半導體研究項目
8. 捕鯨業也獲得了22.8億日元資金,表面上是用於研究
9. 捕鯨業租監視船,以監視反捕鯨團體的示威活動(事實上,石卷的鯨魚肉加工區已被海嘯摧毀殆盡)
10. 地方政府用來買消防車
11. 宣傳東京晴空塔
12. 司法部要求被用於一場讓消除公眾對大災風險的疑慮的宣傳運動

  這19兆日圓當中,有10.5兆日圓是靠增稅而來,救災的錢居然沒有用在刀口上,使繳稅的國民怨聲載道。
  另一個重點要留意的,是香港報章未有特別報導,你覺得正常嗎?


~~~~~~~~~~~~~~~~~~~~~~~~~~


日本震後重建資金被大量挪用
(國內視頻
 




日本震後重建資金被大量挪用      2012-10-31

同類報導:

  據美聯社報導,日本政府上週發佈的一份審計報告顯示,該國19萬億日元(約港幣1.9兆元)的震後重建預算中有大約四分之一的資金被用於與重建毫不相干的項目,包括給一家隱形眼鏡工廠的補貼,以及捕鯨研究。

  這一審計報告支持了日本民眾對重建努力的不足和拖延的抱怨。由於相關機構的優柔寡斷和官僚作風,超過一半的預算資金尚待分配,從災害區疏散的近34萬居民至今仍然不知道自己何時和怎樣才能重新安家

  很多與重建無關的項目被納入預算的理由是,它們可能為日本的經濟復甦做出貢獻,日本政府現在已承認這一策略是個錯誤。

  從重建預算中受益的非相關項目包括:偏遠的沖繩島上的道路建設;北海道和埼玉兩地的囚犯職業培訓;給日本中部一家隱形眼鏡工廠的補貼;東京政府辦公室的裝修;飛機和戰鬥機飛行員培訓;稀土礦的研究和生產;一個半導體研究項目;甚至捕鯨業也獲得了22.8億日元資金,表面上是用於研究。

  此外,有大約3000萬日元被用於宣傳東京晴空塔,另有28億日元應司法部要求被用於一場讓消除公眾對大災風險的疑慮的宣傳運動。

  在去年的大地震和海嘯之後,日本政府已承諾在未來10年投入23萬億日元用於重建,其中19萬億日元(約港幣1.9兆元)將在5年內投入。但政府審計報告顯示,迄今為止,還有超過一半的重建預算尚未投入。


~~~~
同類報導
~~~~


311重建款 遭非災區濫用   2012-11-01

  三一一東日本大震災後,日本政府在二○一一年度編列了高達十九兆日圓(近新台幣七兆元,約港幣1.9兆元)的「震災復興預算」,原本應拿來協助災區重建,但最近發現部分經費用到與災區無關的地方。例如農林水產省用來補助捕鯨調查,法務省用來補助少年監獄職訓,國土交通省用來整修沖繩縣的公路,還有地方政府用來買消防車。

  東北災區重建至今問題重重,災區申請重建經費要經過嚴格的審核,相反的,有些與災區無關的機構卻毫不猶豫地揮霍重建預算,對照之下十分諷刺。

  眾議院決算行政監視委員會委員長、自民黨籍議員新藤義孝指出,農水省申請廿三億日圓重建經費,有十八億日圓用來補助調查捕鯨研究所,五億日圓用來租監視船,以監視反捕鯨團體的示威活動。

  此事被踢爆後,農水省辯稱,鯨魚肉加工是宮城縣石卷市之主要產業,若調查捕鯨受阻,就無法供給鯨魚肉。但事實上,石卷的鯨魚肉加工區已被海嘯摧毀殆盡。

  再者,法務省拿三千萬日圓的重建預算買小型油壓鏟,及補助北海道和埼玉的少年監獄職訓經費。法務省解釋說,希望受刑人學得一技之長,出獄後說不定可到災區工作。國交省則將六千萬日圓提供沖繩縣整建公路,國交省指出,這是為因應今後的防災所需。

  日本政府去年制定復興基本法,其內容是除了災區重建之外,也可用在讓日本恢復活力,因此各省廳巧立各種名目申請預算。然而十九兆日圓當中,有十兆五千億日圓是靠增稅而來,救災的錢居然沒有用在刀口上,使繳稅的國民怨聲載道。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則在國會上強調,一定致力將不相關的經費從重建預算中刪除。

2012年10月29日星期一

專家﹕福島魚獲四成不宜食


專家﹕福島魚獲四成不宜食      121027

  國際著名《科學》雜誌周四發表報告指出,日本福島一帶海域所捕海產受去年「311」大地震引發輻射泄漏所累,約四成魚獲不宜食用。當地魚獲起碼要過多十年或許才可以完全放心食用;其中以鱈魚、鰈魚、大比目魚等棲居海底的大型海產物含輻射最高和危險。

鱈魚等海底魚高危

  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化學家比塞勒(Ken Buesseler),根據日本的相關研究數據和從福島一帶本島東北部海域捕得的魚獲樣本,發現幾乎所有魚類均含不同程度的輻射物銫(caesium

  比塞勒還驚訝發現,這些海鮮受污染未見下降迹象。他推論由於核子反應堆依然有微輕輻射泄漏,輻射污染物或積存於海底。此外,日本雖仍禁售災區36種海產,但容許本國售賣其餘以濕重計算,每公斤含銫-134和銫-137少於100貝克的災區魚獲。部分漁民已自7月開始賣災區海域的八爪魚等海鮮。比塞勒稱,食用這程度受輻射污染海產縱「非即時致命」,卻亦非建議的安全食用標準。


~~~~
同類報導
~~~~


專家﹕福島魚獲 四成不宜食      121027


  國際著名《科學》雜誌週四發表報告指出,日本福島一帶海域所捕海產受去年「311」大地震引發輻射洩漏所累,約四成魚獲不宜食用。當地魚獲起碼要過多十年或許才可以完全放心食用;其中以鱈魚、鰈魚、大比目魚等棲居海底的大型海產物含輻射最高和危險。

  明報報導,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化學家比塞勒(Ken Buesseler),根據日本的相關研究數據和從福島一帶本島東北部海域捕得的魚獲樣本,發現幾乎所有魚類均含不同程度的輻射物銫(caesium)。

  比塞勒還驚訝發現,這些海鮮受污染未見下降跡象。他推論由於核子反應堆依然有微輕輻射洩漏,輻射污染物或積存於海底。此外,日本雖仍禁售災區36種海產,但容許本國售賣其餘以濕重計算,每公斤含銫-134和銫-137少於100貝克的災區魚獲。部分漁民已自7月開始賣災區海域的八爪魚等海鮮。比塞勒稱,食用這程度受輻射污染海產縱「非即時致命」,卻亦非建議的安全食用標準。


~~~~~~~~~~~~~~~~~~


於這網誌內類似類的也不少,你可按以下的連結找出有用的資料:
重點推介:


















其他同類題目: